據中鋼協數據顯示,2月中旬重點統計鋼鐵企業鋼材庫存量為1726.6萬噸,旬環比增加5.7%,同比增幅更是達到33%,創下歷史新高。隨著貴陽螺旋管低迷,代理商退出增多,鋼企合同組織困難已成為不爭的事實,后期鋼廠面臨著極為嚴峻的資金和庫存壓力。 數據顯示,隨著國內鋼價的持續下跌,出口價格優勢開始顯現,1月鋼材出口創下了自2008年9月以來最高水平,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國內資源壓力,但目前部分鋼廠表示出口價格國外接受度已經較低,后續持續大量出口的可能性較小。在2月上旬產量階段性回升之后,下旬產量重新回落,主要還是鋼廠虧損和環保壓力所致。年后迎來高峰值,加之鐵礦石價格難有上漲,軋材鋼廠按需補庫采購量一般,鋼坯缺乏成交的有力支撐和原料的推動作用,產量也沒有明顯下降。在帶鋼上漲提振下,鋼坯出現價格上漲,但很快就恢復弱勢。從傳統銷售數據組合來看,的農歷12月終端采購量(2014.1.1-2014.1.30)銷量環比下降68.28%,同比下降22.4%。數據來看,今年的農歷12月份銷量格外慘淡,無論同比還是環比均大幅回落。而造成此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年末工程回款困難、市場資金緊張。而據了解此種局面貴陽螺旋管仍將存在并進一步加劇,或將對后期工地開工造成負面影響。同時,今年正月十五之后全國各地雨雪天氣偏多,也造成了開工時間的延后。 主要分項指標中,新訂單指數為33.5%,較2013年12月份大幅回落12.1個百分點,為2012年9月份以來的最低點。該指數已連續5個月處于50%以下的收縮區間,并跌至17個月以來的低點,顯示受市場低迷及季節因素影響,貴陽螺旋管需求已降至冰點。同時,根據財政部公布的全國32個省(區、市)的財政預算報告來看,有超六成地區降低財政收入預算目標。其中,像北京、山西、遼寧、黑龍江、吉林、江蘇等十多個省份今年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目標都低于去年。可以看到,作為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年,各地制定的新一年經濟增長目標均較去年更有余地,體現了主動減速換擋、犧牲速度換取質量的思路。 綜上所述,受春節假期因素以及正月連續雨水天氣影響,2月市場成交降至冰點并低于去年同期水平。而后期即便將進入傳統的金三銀四需求旺季,但在當前經濟放緩、流動性偏緊、融資成本偏高的背景下,預計工地開工情況仍難樂觀,對下月的貴陽螺旋管給予緩慢恢復、難及預期的判斷。